诱饵的投放量取决于钓情,少时用鸡蛋那么大一团即可,多时可一次投放十多千克,甚至数十千克。怎么样才算投的适量呢?这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总的讲应掌握以下几个原则。
根据鱼种决定投放量:
鱼种不同,鱼的大小不同,其食量差异较大。鲫鱼的食量比草鱼,鲤鱼的食量小的多,草鱼,鲤鱼的食量又比不上青鱼,若钓鲫鱼,每次投放的诱饵少则几十克就可以了,多则不超过150克。因为诱饵量过大,鱼吃饱后就无食欲了,对钓饵也不感兴趣。若钓青鱼,鲢鱼,诱饵的用量就应大很多,少则数千克,多则可一次可投放数十千克。
根据季节,气温决定投放量:
鱼的食欲鱼季节,气温有很大关系。温度适宜时,鱼生活的轻松舒畅,食欲旺盛,对饵量的需求量大。最适宜鱼生活的气温为15~30摄氏度,这个温度范围正是春天,秋天,在此期间垂钓,诱饵的投放量可大一些,在夏季,冬季,秋末,早春垂钓时,诱饵的投放量可少一些,投多了也没多大效果。
根据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决定投放量:
春末夏初,是鱼的发育排卵期,鱼体需要的营养多,在此期间钓鱼,可增加鱼饵的投放量。秋末,由于水生植物的枯萎,水生小动物的减少,鱼的食料来源减少,鱼为了过冬,需增加营养物质,对饵料的需求量也增加,此期间钓鱼也应增加投放量,而且饵料的营养成分应全面一些。
根据水情决定投放量:
水情包括水面的大小和水的肥瘦,水面大,水中的鱼活动的范围广,鱼的分布分散,密度小,为了招来更多的鱼,必须提高饵料的诱惑力,水面宽大,用饵量宜大,反之,用量宜小。水质有肥瘦之分。所谓肥水,水中的微生物,小昆虫,小软体动物多,水中的腐殖质多,这些都是鱼的食料。在肥水中,鱼的食料并不缺乏,甚至过生,鱼的食物得到满足,对外来之物不感兴趣。在此水质中垂钓,诱饵的投放量不宜过多,而且应以植物类的素饵为主。瘦水水色清澈,能见度高,在此水中垂钓,诱饵的投放量可大一些,诱饵的质量也应高一些,就是说,诱饵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应丰富一些,如用颗粒饲料,小鸡饲料时,把蚯蚓,面包虫,家禽内脏剁碎,拌入饵料中。
根据施钓环境决定投放量:
施钓环境指的是经常有人设钓点的水域和很少有光顾的水域,经常有人设钓点施钓的水中,饵料投放的多,在此设钓点,诱饵的投放量可少一些,而那些很少有人施钓的水域,水中的鱼食食料比较匮乏,若有人光顾的水域不一定就不是钓点,只是尚未被人发现,或许本来就是好的鱼窝,窝子还靠“养”,所谓养,就是不断的往钓点投放诱饵,三天两头的投,连投数天,鱼会不断的前来觅食,形成了鱼窝。
根据水的动、静状态决定投放量:
动水,即流动的水,或是水面有风,风使水生浪。在动水区施钓,若饵料少,易被水冲散,所以用饵量要大,而且应有黏性,少用粉末状物,多用颗粒状物,这样的饵料有一定的重量,可减少被水冲走的数量,若在风平浪静的水中施钓,可减少诱饵用量,可适当加些粉状物质。粉状物质在静水中易雾化,散开,影响面光,易诱鱼进窝。(cr.网络)